您当前的位置:硅谷科技网资讯正文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3D电视就这么死的

时间:2017-09-10 19:46:08  阅读:3276+ 来源:新浪科技作者:阿杜

  三大厂商言败 3D电视死于2017年

  说起3D电视,要从大约10年前《阿凡达》的国内公映开始,世界首部3D电影《阿凡达》也确实引发了不小的震撼,3D技术带来的视觉提升是非常明显的,3D电影特有的景深效果,与电影中人物特效场景仿佛“脱框而出”的错觉,这些确实是2D电影无法带来的观影感受,至此,3D技术在电影中被广泛的大规模应用,连电视产品也受到了“3D热”的冲击,3D电视也就次应运而生。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3D电视就是这么死的

  对3D电影/电视最热衷的莫过于喜欢新鲜事物的中国大陆消费者,在2009年之后的几年里,3D功能甚至成为了国内电视产品的选购热点之一,随着3D技术的成本进化,从2010年开始,搭载3D技术的电视产品迎来了一个井喷式的爆发期,这个爆发期一直持续到2015年,才终于开始冷却下来,2016年年初,电视产品巨头三星宣布,在之后的电视产品中将不在搭载3D功能,3D电视产品正式开始淡出市场。

  《阿凡达》的上映掀起了3D电视的热潮

  而今,热潮退却后的市场,已经迎来了一个反思期。日前,三星、索尼、LG已经相继明确的表示了,今后将不会推出搭载3D功能的电视。而通过对市场度的调查,消费者对搭载3D技术的电视热度也已经逐渐转冷,没有了三星、索尼、LG这样的厂商支持,3D电视或许在2017年将完全绝迹,从热潮技术到逐渐被淡忘,3D这个曾经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技术,究竟经历了什么?又是因为什么原因,造成了3D电视的“惨死”?

  3D电视辉煌不再 多方因素挤压下最终死亡

  其实3D电视产品的消亡,从2014年就可以初窥端倪,当年正值搭载4K分辨率的电视崛起,4K分辨率产品一经上市就收到了消费者的大力追捧,相比之前的3D技术,消费者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了更高分辨率带来的影像提升,是远远大于3D技术的,两厢对比之下,3D电视相比于4K电视就“相形见绌”了,而这也并不是3D电视消亡的主要原因。

  2D转3D效果非常差

  3D电视主要的消亡原因还是在于,真正的3D影视资源的匮乏,资源才是真正支撑技术的最主要推动力,支持3D效果播放的影视资源本就并不丰富,而电视上带来的2D转3D的功能能够带来的也仅仅是“除了字幕3D,其他哪都不3D”的感受,而导致了电视中的3D功能被冷落,最终成为了葬送3D电视的罪魁祸首。

  3D电视的消亡是市场的选择?

  自2016年上半年,三星公开宣布旗下当年的电视新品将不再支持3D功能。当时三星表示这是为了将注意力集中在其他更加有市场度的电视技术上,也表明公司不再把3D技术视为电视重要卖点的决定。

  其实在更早的时间开始,根据多方的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表现来看,从2012年起3D电视的份额就在逐年下滑,从23%下降到16%,而支持3D片源的播放机在这段时间里更是从40%下降到了25%。3D功能已经逐渐不能成为一个有力卖点的时候,最终被市场所淘汰,笔者觉得这也确实在情理之中,更多的消费者购买一款产品,看重的不再是3D功能,而是诸如4K、HDR等更有吸引力的功能时,3D作为“锦上添花”功能筹码逐步降低的时候,各家厂商也就不愿意将更多成本投入其中。

  作为2016年最优秀的电视之一 —— 三星KS9800就没有将3D功能作为卖点

  如果三星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3D还一息尚存,那么当LG与索尼这两家大佬,也宣布2017年将放弃电视产品的3D功能后,3D电视这口气就当真算是咽下去了,同样,在刚刚过去不久的CES2017大展上,消费级的电视产品上,搭载3D功能的也变得屈指可数。自此,3D电视在市场上的真正消失,似乎也指日可待了。

  3D电影的体验非常好反之3D电视却一般,这是为什么呢?

  在3D电影大行其道的今天,3D电视走向末路,似乎是一件非常难以理解的事情,其实我们反观客厅中电视与影院式3D的区别,这一点就并不难理解,客厅电视3D的体验存在明显的短板,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短板都有哪些,影院3D的体验与客厅电视3D体验又有哪些不同。

  终究不比影院 3D电视与3D电影的区别

  想要知道电影式3D与电视3D又哪些本质区别,首先我们要知道3D电视所采用的3D技术种类,它们主要分为“快门式3D”与“不闪式3D”两种,他们之间各有优劣,现在我们来看看快门式3D技术。

  快门式3D:

  详细点说,就是把图像按帧一分为二,形成对应左眼和右眼的两组画面,连续交错显示出来主动快门式3D眼镜一直处于高速的开闭状态,画面不断的闪烁,出现拖影。快门式3D技术的优点是3D图像清晰度高。但缺点也比较明显,例如眼镜的结构比较复杂,需要电池供电、价格高。早期的快门式3D电视在显示3D图像时还容易出现亮度损失严重、容易闪烁、立体画面分离度不够等问题,长时间观看人眼的负担会比较大,眼睛就会比较累。

  快门式3D眼镜(结构较复杂需要安装电池)

  快门式3D的优点是,3D效果比较突出,可以保持画面原始的分辨率,技术实现起来比较容易,只要更新频率能达到要求,就能导入,以及视角范围宽泛。

  同样的缺点也不容忽视,快门式3D在戴上眼镜之后,画面亮度减少较多,3D眼镜的开合频率与日光灯等发光设备不同,在明亮房间观看舒适性低,3D眼镜快门的开合与左右图像不完全同步,会出现串扰现象。

  不闪式3D:

  与偏光3D采用差不多的技术,两者其实区别不大,偏光3D显示,采用逐行扫描的技术,即是左眼收到的画面是中间有间隔的,而间隔的部分就是右眼收到的画面,两者组合才能成就高清,这样的话,画面效果就会串扰严重,图像清晰度差,如果1920*1080的全高清画面,到人眼睛里时只有1920*540的效果了;不得以而采用面板覆盖偏光膜的方式来解决串扰问题,最终因没有解决响应速度的问题而使3D画面模煳。

  不闪式3D(偏光3D)

  不闪式3D的优点优点,3D眼镜成本较低,更加轻巧,可视角度相对于主动快门式要大,不受环境光影像,舒适性好,能有效减少画面闪烁。

  同样缺点也不容小觑,偏光式技术会使画面分辨率减半,图像效果比快门式3D技术略差。像素补偿,闪烁补偿,顾此失彼,技术手段始终难以完善,造成了客厅电视3D无法提供良好的体验。

  影院式3D(两台放映设备相互增益体验优于3D电视)

  反观影院3D,则是通过两台投影播放设备对画面进行像素的补偿和画面闪烁的矫正,同时影院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影院3D电影能够大行其道,而客厅3D电视却没有活路的最终原因,在技术手段与成本难以协调的时候,商家自然而然的会选择成本。

  前面笔者也提到了,在资源方面3D技术捉襟见肘,现在市面上最火爆的VR技术,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尴尬境地,那么VR究竟会不会步3D电视的后尘,让我们简单的来分析一下。

  同样的尴尬 VR产品资源匮乏苗头不正

  刚刚过去的2016年被业内人士称为,“VR技术元年”,在去年一年中,VR技术与产品呈现了一个井喷式的爆发,HTC首当其冲推出了Vive VR产品,接下来脸书收购的Oculus VR与索尼PS VR也相继开始发力,为VR产品营造了一个看似非常梦幻超神开局。反观VR技术也确实不负众望,成为了2016年电子显示技术的超级焦点,然而VR技术的前景就真的如上述那样的美好么?

  HTC Vive VR

  事实上,人们在2016年对VR产品的热度也仅仅维持了半年,自下半年开始,国内几家体量较大的研发VR设备的厂商开始被爆出赔钱、欠薪,等新闻的时候,VR技术的市场度就已经开始开始向下发展,这直接的导致了,VR产品线在2017年CES(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上甚至都没有一个出彩的产品。造成这一切的最大原因,就是资源的匮乏。VR毋庸置疑是拥有非常大潜力的,出场的惊艳效果,与3D技术初面世时的光彩何其相像,却同样拥有着资源不够丰富这个致命的短板。那么资源的匮乏对VR技术产品究竟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优酷VR频道(提供VR视频资源以时长较短的小视频为主没有吸引力)

  我们用索尼PS VR举例,现阶段很多玩家不是没有经济能力购买PS VR,而是更多的玩家感觉现在VR平台的游戏资源不够有吸引力,一直在保持观望状态,保持观望是好事,说明VR设备依旧有它的度在,但是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行之有效的资源内容布局,这种观望就会逐渐转为失望,一旦这种情况发生,设备厂商就会受到潜在客户流失的风险。

  索尼VR(因为游戏资源并不丰富,很多玩家还在观望)

  由此可见,硬件的实力与体验固然重要,但无论硬件给人如何优越的体验感,如果能够发挥硬件实力的优质资源无法跟进,那么消费者自然而然也就不会花钱,去买一个VR产品回家摆着当风景,毕竟电子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是非常恐怖的。

  VR产品目前前景并不明朗

  现今的VR市场上,急需有一款颠覆型的产品问世,高端VR产品价格贵,而低端的VR头戴手机支架,在体验上实在让人无法恭维,硬件技术更新迭代的同时,内容平台也应该随之上线,软硬两手抓,才是消费者愿意看到的,笔者也期待着VR影视节目及游戏资源的上线,提升VR产品的有效使用时长,才是当下最需要解决的用户痛点,也同时希望VR不要步了3D电视的后尘。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