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硅谷科技网资讯正文

调查加大数据加落地场景华风爱科要用气候服务推进工业数字化晋级

时间:2019-11-28 12:55:45  阅读:2040+ 作者:责任编辑NO。许安怡0216

在产业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如今,“大数据”成了一把出鞘的尚方宝剑。但在拥有百亿级别大数据的气象服务领域,其重要性还在等待被更多的企业挖掘。

过去提到气象数据,我们更多想到的是天气预报,或者是手机上的天气app,事实上,这的确是华风爱科这样拥有海量气象数据的气象服务公司最看重的基础业务,也是面向2C领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除了苹果之外,几乎所有智能手机上搭载的原生气象服务软件,数据都来自于华风爱科。但在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服务之外,华风爱科还期待着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多可能,在预报越来越准的同时,用自身的大数据帮助企业预见未来。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数据,很多时候会形成数据孤岛,真正大数据需要把这些孤岛打通起来,气象也是其中之一,很多场景之下,气象,包括天气类的数据,是可以把这些数据孤岛连接起来的,我们气象服务领域有一个说法,那就是超过80%的行业都需要天气预报。”在刚刚结束的2019wise新经济之王大会上,华风爱科CEO冯雪这么说道。

事实上,80%以上的行业的确需要气象服务,但缺乏针对性的气象数据,在推动企业发展上的作用却聊胜于无。目前,气象大数据的获取有较高的壁垒,实际应用也需要完整的策划和设计,虽然目前已经有上千家所谓的气象服务企业涌入了赛道,但对华风爱科来说,一手的准确数据、定制化的企业服务才是气象数据作用最大化的途径,也是气象服务行业的价值所在。

投资机构同样认同这样的观点。在洪泰基金创始人、洪泰集团董事长盛希泰看来,大数据始终存在,并不是新鲜事,就像是地下未能开采的石油和煤矿,在计算机技术普及和发展之后,收集、分类、整理、分析数据成为了可能,才为大数据带来了新的价值。而对企业而言,大数据能够提供的服务,是精准地为企业进行用户画像,量化营销和管理手段,提供更好的发展工具,而气象大数据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典型类别,在寻找到自身合适的不同场景,并进行精准的定制和结合后,气象行业发展潜力将无法估量。

“洪泰基金过去投了30多个跟AI、大数据相关的企业,成功概率非常高,就是因为每一个项目都是有落地场景和应用场景的,否则就是无本之木,而定制化的气象服务,显然能达到这样的条件。”盛希泰说道。

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

36氪CEO、董事会联席主席、总裁 冯大刚

嘉宾:

九合创投创始人 王啸

洪泰基金创始人、洪泰集团董事长 盛希泰

华风集团副总经理 王晓江

华风爱科CEO 冯雪

36氪CEO、董事会联席主席、总裁冯大刚:2018年马云老师提出,如果一个企业不会用数据的话,应该说比不会用电更加可怕,我们从这个角度出发聊一聊。

华风集团副总经理王晓江:我来自华风集团,我们是做气象数据和气象服务的,我们一块是2C,一块是2B,2C是新闻联播、天气预报,2B端是针对交通、能源、电力等等行业提供专业的服务和专业的方案。

华风爱科CEO冯雪:华风爱科是一家做天气预报的小公司,刚刚晓江总是我们中方的股东,另外一个是美国AccuWeather,目前应该也是全球范围内提供商业气象服务的企业,华风爱科这几年主要还是专注于把天气预报,尤其是对2C端的天气预报做的更好,手机上基本上所有的天气预报都是由我们提供的,而且是在全球范围之内,接下来我们也希望把这个服务慢慢的拓展到其他领域。

洪泰基金创始人、洪泰集团董事长盛希泰:洪泰基金顾名思义就是做投资的。

九合创投创始人王啸:我是九合创投的创始人,主要专注于中国从天使到A轮早期科技类项目的投资。

冯大刚:接下来聊一聊数据智能的领域,今天嘉宾两位是数据智能专家,两位是投资专家,两位行业专家怎么看待数据智能这件事情,有哪些机会和挑战,两位投资人讲一讲长期资金市场怎么来看这样一个细分市场。

王晓江:我想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一件事,今年6月份,世界气象组织做了一个重大的改革,也是50年来最大的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关于委员会的改革,其中有两个点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一下,气象组织以前每四年开一次,现在两年召开一次,官方说法是现在技术发展太快,4年开一次赶不上技术的发展步伐。第二个是他们增设了一个机构,这个机构叫公司伙伴关系司,处理怎么协调国营气象部门和私营气象部门的事,原来气象部门的业务主要是由各国的国营项目服务和处理的,随着这几年的发展,私营气象公司已经越来越壮大,对国营经济部门进行了调整,他们提出来要正式关心私营企业的发展。第一个就是我们技术发展给商业气象服务和气象数据带来了春天。

从机遇上来说,我想从两个方面跟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一下,一个是市场,一个是技术,从数据上来说,我们国家的商业气象服务和气象数据还是处于萌芽阶段,跟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美国、英国、日本发展比较成熟一些,从数据上能够准确的看出每年英国的气象数据服务市场大概是2600亿,美国是1600亿,日本是1000亿,中国只有13亿,气象数据服务有巨大的空间。

从技术角度来说,技术这几年的发展促进了天气预报的准确率逐步的提升,准确的天气预报就有很多的使用价值,原来天气预报只是服务于农业、林业、工业这些传统的产业,目前我们更多的新产业都慢慢的变多的使用我们的产品和技术。

冯雪:人工智能,包括大数据等等这一系列,其实他们也一直在跟气象行业有紧密的合作。大家都知道所谓的大数据,各行各业都有自己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数据,更多的会形成数据孤岛,真正大数据需要把这些孤岛打通起来,气象也是其中之一,很多场景之下气象,包括天气类的数据是可以把这些数据孤岛连接起来,我们气象有一个说法,超过80%的行业都需要天气预报,有些行业对天气预报是强相关,有些是弱相关,比如智慧城市,我们曾经做过类似的项目,短时的暴雨来了以后,我们大家可以准确的告诉各个小区你这个小区的排水能力能不能经受起降水量。像智慧医疗、出行,甚至房地产都是离不开气象的。你们可以结合自己所在的行业想象,我相信你们会发现气象真的是出现在每个行业,每个人的身边。

冯大刚:感谢两位专家,我们了解到不一样的数据智能企业,以天气预报为例子,讲到了天气预报背后还有这么多东西。接下来想问两位投资人,你们怎么看待这样一个市场,这是一个好的生意吗?

盛希泰:刚刚在听两位专家说的时候,我搜索了一下,我们天天把数据挂在嘴边,听N多人讲什么是大数据,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两个词不分割。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力、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我觉得有点意思,大数据肯定不是个新事,是个舶来品,就跟石油没用之前也在地下放着,煤炭没用之前也在那放着。

计算机的出现,包括AI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应用,使得搜集大数据成为了可能性,搜集完之后分类、整理、分析,最后成为可用的东西。对企业来讲就是精准的给你的用户画像,给你的产品画像,让你的营销和管理更好的量化,毫无疑问,人类社会发展到这个阶段,技术的进步导致本来存在的东西把它挖掘出来。

一般来讲AI、大数据、数据智能、智能数据,不管一个企业怎么起步,还是得说人话,得跟场景结合,否则没有可能实现的。洪泰基金过去投了30多个跟AI、大数据相关的企业,成功概率非常高,就是因为每一个项目都是有落地场景,有应用场景,否则就是无本之木。这个市场的项目满天飞,有可能起步,并且发展起来的项目,一定是跟场景结合,跟实际操作结合,跟产品结合,跟需求结合,否则不可能有未来,更不可能起步。

冯大刚:盛总说场景很重要,我想到几年以前我们有一个探讨,到底是互联网人做产业,还是从产业出发利用互联网,我想盛总的观点是非常明确的,他希望让产业出发,把互联网用好,把智能用好。

王啸:回到天气预测这个市场话题上来,第一个观点是任何有预测的东西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天气预报还没那么明确的话,股票能预测它的涨跌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是非常大的财富。做投资人也在做预测,这个项目以后能不能成功上市,所有人的决策都是基于对现在和未来的判断,天气预报是最明确的预测行为,而且是最普遍的预测行为。

在中国市场,本质上是基于天气预测的商业化服务性的公司比较少,基于天气数据,类似于投保、保险,基于大数据的行为,针对企业的运作,包括农业这部分,我觉得还是服务的能力不够,数据还是很好的,基于数据上的服务商和生态没有形成,这部分形成需要一点时间,但随着我们大数据,包括我们的科技创业逐渐深入到产业当中去,未来掌握了天气预测的数据和服务的公司,应该是前景慢慢的变好,只是我们无法预测的是需要多久,很多时候我们对未来预测方向性的准确率是非常高的,最难的事情是不知道是谁,不知道多长时间这个市场才能真正起来。最早做预测,整个商业界、社会界做的最早预测就是天气预测,慢慢延伸到其他的商业行为,比如石油价格的涨跌,比如说建设工期的预测等等,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有预测性的,我想大数据为什么能够做预测这个事情,很多事情它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通过简单的因果和逻辑的推论,非常难拿到这个预测性的结果。

其实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包括机器学习,本质上不是做因果的推测,而是大量数据之后,不知道什么原因结果的概率性推断,算法也不知道如何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只是有这样的算法,本质上模糊了中间的逻辑关系,我们试图用逻辑关系对策明天会不会下雨,这件事情是很难的,大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一个相对准确的结论,大数据+人工智能,本身逻辑解释就是在我们无法认知的逻辑推论复杂性情况下的大概率准确的解决方案,天气预测不可能100%准确,本质上就是一个概率。

冯大刚:过去我们想到天气服务的时候,我们通过天气预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向他们卖广告,这是典型的2C的商业模式,现在从消费互联网变成产业互联网,你怎么看待气象服务2B的趋势,我们有没有2B的企业服务的空间?

王晓江:气象服务的价值还是很大的,趋利和避害两个方面,通过精准的气象服务能够让我们各行各业减少因为气象灾害到来的损失和影响。趋利方面也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著名的“啤酒指数”,只要温度超过22度,啤酒就会畅销,每升高一度大啤酒销量日增200万瓶,其实流动率的商品都是跟气象服务相关的,大概65%直接受天气影响,天气会影响人的形态,消费率的商品就会随着天气的变化产生不同的销量,这个对各行各业的企业应该是有很好的意义。

冯大刚:刚刚说到场景落地的问题,能不能举几个例子,用什么样的场景把数据智能、天气数据落地,它的商业价值在什么地方呢?

冯雪:气象服务可以给企业解决的一般是两个问题。

第一,规避风险。就像炒股一样,如果提前知道有一些灾害天气到来的时候,一些行业可以提前有一些准备。在极端天气来的时候,依然可以正常完成商业的日常运作。

第二,通过天气数据和信息的分析使用,给这些行业,现在有一个很流行的说法,传统行业都在做数字化的转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相信他们一方面由于新经济或者新常态的到来,这些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慢慢的变大,甚至生存压力慢慢的变大。怎么帮他们规避风险,找到新的增长点,这是气象行业希望做到的事,或者华风爱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的事情。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