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硅谷科技网资讯正文

疫情怎样影响无人驾驶听听文远知行驭势科技怎样说

时间:2020-03-27 20:22:52  阅读:9581+ 作者:责任编辑。王凤仪0768

2020年应该是无人驾驶真正大规模商业化的元年。

新冠疫情在全球迅速扩散,金融市场“感染”,美国10天内四次熔断。中金公司下调了2020年中国实际GDP增速的预期,降至2.6%。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产生了不可避免地影响。

这两年,汽车行业一直不景气。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214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而无人驾驶处于上升期。最近,据外媒报道,软银集团即将牵头投资滴滴出行(Didi Chuxing)无人驾驶部门3亿美元。这是一个信号,提振了当前无人驾驶赛道的创业者的信心。软银集团和孙正义的举动多多少少能够代表长期资金市场对于无人驾驶的态度。他们或许认为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落地,不再虚无缥缈,可以期待。

不过,不景气的大行业,再加上黑天鹅事件新冠疫情,处于上升周期的无人驾驶将经历什么样的影响?他们如何看待这一次疫情?疫情之后,他们会怎么做?i黑马&黑智在创新工场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采访了文远知行CEO韩旭和驭势科技CEO吴甘沙。两公司一南一北,扎根的场景也不一样,文远知行在出行领域,与广州公交集团合作,在黄埔区开始试运营。驭势科技在物流的“最初三公里”,已有四化(无人化、常态化、规模化、运营化)的落地案例。他们的回答虽不能量化影响但是外界一窥多力作用下无人驾驶变化的不错视角。

文 |马继伟李夜

疫情下的无人驾驶

截至目前,疫情对于两公司的影响有限,韩旭将其形容为“运营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吴甘沙的描述是,“对我们大家带来的一些影响”。

具体来看,文远知行在疫情期间暂停了试运营。3月2日,才开始恢复Robotaxi在广州黄埔区的载客运营。文远知行正在进行B轮融资,融资节奏因疫情稍微减慢。驭势科技在最初三公里的场景里,比如香港国际机场和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一直在运营,只是工程师不能到现场运维。驭势科技也没有停止对主机厂客户的服务。

复工延迟和供应链是所有公司的普遍问题。驭势科技2月6日开始复工,想尽量追赶上量产进度。当然,这是在充分保证员工安全的前提下,吴甘沙为此还让HR立下零感染的军令状。供应链的影响对于驭势科技来说是暂时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订单延迟,而非缺货。“当然这样一种影响,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已经消弥于无形了。在供应链方面,我们还好。”吴甘沙说。目前,文远知行运营车辆约有100台,组建车队的速度在可控范围内,且在储存和备件方面有3-4个月的库存,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文远知行和驭势科技是疫情中的行动派。

(行驶在黄埔区的Robotaxi)

疫情爆发之时,工程师出身的韩旭因没有把Robotaxi投入到真正运行当中,而惭愧。“特别是运送疑似的病人,如果能够做到纯无人驾驶的话,那么,无人驾驶运送疑似病人是很适合的,因为无人驾驶无人车里面除了病人,没有其他人,运输完一个疑似病人之后,可以迅速地使用酒精消杀,避免交叉感染。”

他告诉文远知行的技术人员,2020年是稳定之年,他不求技术做得有多酷炫,但一定要“非常稳定”,“要有很多的冗余,早日让无人驾驶车真正地变成无人驾驶。”接下来,文远知行要在三个方面推动无人驾驶的落地,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无人驾驶时代。第一,教育市场。以前,文远知行教育市场的理由是接人载物更加经济、更加安全、更加舒适,交通更加可控。目前,新冠肆虐,无人驾驶可防止流行病的传播。第二,推动政策突破。第三,加速落地。文远知行希望通过加速无人驾驶的落地来促进经济复苏。“当我们逐步扩大运营范围的时候,可以帮助技术快速迭代,而且我们也会从出行、从雇佣的角度促进经济的复苏。”

疫情期间,驭势科技没有中断、推迟对客户的服务。“客户有什么困难,我们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香港对大陆控制政策的严格,驭势科技不能现场部署工程师。它花了很多时间做培训、远程的云运维的对接,以保证运行不出问题。

吴甘沙提到,常态化运营过程中,不确定事件不可避免。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驭势科技主要通过加强运营运维,尤其是云运营运维。“我们每一辆车上面都装了黑匣子。这些数据实时跟云端进行交互,我们在云端可以做一些实时性的预测性运维。另外,我们也会制定非常齐整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驭势无人物流车在香港国际机场运输行李货物)

无人驾驶的运营

韩旭、吴甘沙对于无人驾驶的落地是乐观的。吴甘沙预计,2020年是无人驾驶真正大规模商业化的元年。韩旭则认为“整个无人驾驶未来的三到五年之内一定会投入运行。”

什么是有效运营?在出行领域,韩旭提到几个标准衡量有效运营。第一,完全开放的运营是真正意义上的运营。第二,要看在什么环境下跑出来的运营里程数。第三,运营车队的规模有多大,营范围有多大?第四,用打车APP打车叫车,还是通过预约方式到预约点乘坐。这些方面都构成了不同的运营角度。韩旭认为,文远粤行是目前最接近真实场景的运营。

在物流领域,吴甘沙提到两个关键点:第一,是否有一个能够与足够多车型、足够多的技术业务场景适配的技术栈;第二,不同场景之间的迁移成本能够做到非常低。吴甘沙认为商用车对成本不敏感,而且利润比较高、资金回款周期比较短。

文远知行和驭势科技也都在各自场景里开始探索无人驾驶。

文远知行2019年的8月组成了中国首家落地一线城市的Robotaxi运营合资公司——文远粤行,11月开始对公众提供全公开的Robotaxi服务。2019年12月一个月,文远知行服务了4683名用户,完成了8396个订单,订单总里程41140公里。日均出行服务270.8次。单天接单量最高能达到438单。以下为文远知行提供的一张与Waymo的运营对比图。

无人驾驶落地,文远知行采用的是铁三角模式。i黑马&黑智去年的文章也介绍过这种模式。技术公司(AI)、车企/ Tier1、出行平台各为三角的一角。技术公司和车企合作是普遍模式。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之一GM曾收购Cruise,福特2017年10亿美元收购Argo AI。车企/ Tier1能够为无人驾驶公司提供非常稳定的线控平台,有利于无人驾驶的落地。技术公司和出行平台合作的例子有文远知行和广州公交集团的合作。滴滴和Uber也在发展自己的无人驾驶。“通过这种铁三角模式,我们在符合当地政府政策法规的前提下,能确保用无人驾驶来做出行。”

在最初三公里这个物流场景里,驭势科技一直深度布局。吴甘沙提供了两个案例:香港国际机场和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其中香港国际机场2017年便慢慢的开始运营了。在香港国际机场,驭势科技的无人车主要负责行李、货物的运输,一端连接传送带,一端连接行李中心或者运载工具,一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20个小时,风雨无阻。更重要的是,无人车还要嵌入到运营场景中,需要接入仓储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运输管理系统等。厂区运营方面,无人车要嵌入到生产的流水线节拍当中。

(图:厂区无人驾驶物流线路)

运营过程中,吴甘沙提到要关注5个问题。第一,安全问题。安全问题存在于技术、法律和法规和人们的心理上。吴甘沙说,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做大量的细致工作让客户满意。还需要引入政府部门、保险等综合解决。第二,效率问题。第三,易用性。最初,无人驾驶的系统交互是为工程师设计的。现在这个系统要交给普通工人来使用。如何解决?第四,运营运维层面,早期技术不成熟时,无人驾驶公司靠强运维实现安全运作。但吴甘沙认为一旦上量,强运维保证安全并不是一个好方法。“你的运营运维成本要足够低,要一个人照顾20台车而不是一、两台车。”第五,横向可扩展性问题。“你在香港机场做好了,能不能扩展到国内外其他机场?这对技术、业务的对接的弹性等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后疫情时代的商业展望

吴甘沙将无人化比作“疫情后的新基建“。

吴认为基础设施要满足三个条件:不随着物价上涨而上涨的长期的低成本;反脆弱,不因突发事件而中断;高效率且容易管理。“要实现这三点,我认为无人化一定是未来的趋势。”

“未来一年,无人化在物流新基建当中,或者在其他一些场景中,都变成了一个更高的、更强烈的需求。”吴甘沙说。他对未来一年的业务拓展非常乐观。“我们大家都希望把成熟技术能够嵌入到物流伙伴的业务场景中,帮他们降一半本增一倍效。在新基建红红火火的大背景下面,我们聚焦 “最初三公里”。这是一个破局点。”

明年年底之前,吴甘沙希望可以达到千台模的常态化运营。他还立下了明年年底先赚两个亿的小目标。从融资的角度来看,吴甘沙认为今年年初的开局不错(软银集团即将牵头投资滴滴出行),这反映了外界对智能驾驶真正的商业化具有了更加强烈的信心。

他判断,“2020年应该是无人驾驶真正大规模商业化的元年。”

对于新基建与无人驾驶,韩旭仍用他的车灯与路灯的比喻。

他认为新基建给无人驾驶公司带来的主要是机遇。车灯与路灯,分别是单车智能和车联网。“开夜车,你必须要有大灯,在黑暗的地方也能保证安全。而车联网像路灯,有了路灯,可以让大家开车更加轻松安全,但没有路灯的情况下,车也应该能够自己开。”韩旭和文远知行做L4是专注的。韩旭甚至不想迂回——通过L2.5自动泊车先赚钱,用自我造血来平衡中长期出行技术的投入。而迂回是其它一些无人驾驶公司的选择。

“从L4级别无人驾驶所需要的人才、所需要的资本投入和造血来实现收支平衡,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L4级别的无人驾驶技术发展甚至运营,更多的是需要通过股权融资来获得资本。你们可以看到Waymo刚以300多亿美元的估值融了30亿美元,滴滴刚从软银拿了3亿美元,这基本上代表着国际和国内的一个趋势。”韩旭说。

他认为,无人驾驶到了新的阶段。基本上,整个投资圈都认为无人驾驶在未来三到五年之内一定会大范围的广泛应用。唯一不确定的是三年还是五年?

对于2020年的无人驾驶,他也有预测:2020年的无人驾驶会发生大量的整合。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